1、 郑州市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年前夕。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华福周来到郑州市统筹办调研、视察工作,对郑州市20年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勉励郑州社保人,再接再励,奋勇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养老司司长蔡振红向郑州市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二十年所取得的辉煌业绩表示祝贺。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孟昭喜代表中心宣读贺信。
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韩志奎寄语郑州社保人。
郑州市人民政府有关领导高度赞扬郑州市统筹办20年来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郑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常务副局长副局长王清芬致词。
郑州市统筹办主任郜跃进回顾二十年来所走过艰难路程和丰硕成果。
郑州市统筹办职工演唱的《英雄赞歌》充分表达了郑州市社保人对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无限热爱。
蔡振红司长以及河南省、郑州市有关领导演出结束后会见演员。
二十年的岁月象一条河,流淌着郑州社保人创业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郑州市统筹办职工自创自演的配乐诗朗诵《青春无悔》。
“心曲达意歌伟业,唢呐传情颂党恩”,郑州市参保职工、全国唢呐大赛第一名获得者、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乐队首席唢呐朱永君激情独奏《百鸟朝凤》。
金秋社保逢喜事,咱们百姓好运来,郑州宇通公司参保女职工张爽的一首《好运来》道出了郑州市80多万参保职工的心声。
由退休人员自编自演的舞蹈《阳光乐章》充分表达了党和政府的社会保险政策给无数退休人员带来的福音。
“霜寒磨剑,而今回首风云淡;沧海桑田,弹指一挥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郑州社保人用这种博大的精神“武”动着青春的风采,书写着光辉的篇章。
全国小梅花奖得主、央视《星光大道》月冠军、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擂主,5岁的孔莹小朋友也前来助兴。
金秋时节,清风送爽,在这个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好季节里,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回顾20年来我市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历程。在此,我代表郑州市统筹办全体干部、职工,对多年来一如既往关怀郑州社保事业,并给我们有力指导的国家劳动保障部领导、省厅领导、以及市领导、市政府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多年来一直热情关心、支持郑州市社会保险事业的各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企业、金融部门、各级新闻媒体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多年来辛勤工作、无私奉献、战斗在社会保险一线的全体干部、职工、企业劳资人员表示亲切的问候!
二十年前的1986年,是郑州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经历中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年份,伴随着国家经济制度改革的深入,郑州市劳动保险基金统筹办公室宣告成立,至此,我市也拉开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序幕。20年间,这项改革取得成功,这项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并不断走向辉煌。
二十年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得以完善。从参保登记到基金征缴,从基金管理到养老金发放,从业务经办到信息化管理,从为缴费职工服务到实现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各项制度逐步完善,各项管理更趋规范。一个制度键全,管理规范,运作高效,服务优质的养老保险体系呈现在全市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面前。
二十年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参保职工范围由改革初期的全民合同制职工逐步扩大,现如今已覆盖了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其它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及其雇员,以及各类用人单位的临时性从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由改革初期的30多家发展到目前的13200多家,参保职工由当年的4000多人,迅速增长到目前的82.4万人。养老保险为广大劳动者织就了一张“安全网”,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二十年来,养老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1986年,养老保险基金征缴额只有2156万元,享受养老待遇的企业离退休人员也只有4.1万人,年发放养老金不足4000万元。而今年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将突破18个亿,20年间基金征缴额增长了80.9倍,已享受养老待遇的企业离退休人员已达20.1万人。养老保险保障能力的不断增强,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企业改革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十年来,养老保险经办能力得以显著提升。经办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由当年的两三个科室,七、八个人,发展到今天市、县两级机构健全,拥有500多名业务娴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干部职工队伍;硬件设施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当初的三、四间平房,全手工操作,发展成今天这样各级经办机构都拥有宽敞明亮,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雅的专门办公场所,并实现信息化传输,网络化管理;业务经办也由当初的粗放型管理发展成为如今的程序化精细型管理模式,初步走上了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轨道,从而使养老保险的运作更加平稳和安全。
二十年来,郑州“社保人”勇于开拓,创新不断。1986年实行全民企业合同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1987年实行全民企业固定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1988年覆盖范围由市区全民合同制职工和固定工扩大到县、区以上集体企业职工;1989年,实行全民企业固定工退休基金与合同制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合并提取,调剂使用”;1991年,《外商投资企业中方雇员养老保险暂行规定》实施,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外资企业和三资企业的中方雇员;1992年,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行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改革;1993年,《郑州市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实行办法》出台;1994年,《郑州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颁布实施,全国第一个实现养老保险地方立法;1997年,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向全国统一制度并轨,并同步出台《郑州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1998年6月以来,已经连续8年实现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两个100%;2000年,在全国率先推行“以资产抵押方式清理社会保险欠费”,6年间通过实施资产抵押追缴企业欠费2亿多元,保全社会保险资产3.7亿元;2001年,《自由职业人和临时性从业人员参保办法》实施,正式把各类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目前,这类参保人员已达6万多人;2003年,市、县(市、区)、街道、社区四级退管网络和退管服务体系建立,并创立农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垂直管理模式和异地居住退休人员代管及养老金异地委托发放办法,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从无到有,服务内容不断丰富,管理运作更加规范,不仅已在全市城区的73个街道468个社区建立了较为规范的退管所、站,并且创造性地把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延伸到农村乡镇,实现了“从城区到农村,城乡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一体化的”新模式,基本实现了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老有所乐的目标,为他们安度晚年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市已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企业退休人员达19.6 万人,占退休人员总数的98.3 %。
二十年来,郑州“社保人”获得诸多殊荣。“养老保险地方立法”、“以资抵押方式清理社会保险欠费”开全国之先河;确保养老金发放、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扩面征缴、资产抵押、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等多项工作经验得到上级部门和领导的肯定,并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交流,国家领导人吴邦国以及全国人大、政协的领导、国家劳动保障部、国家经贸委、国务信访局的有关领导、省市委和政府领导先后检查指导我市的养老保险工作;2003年,被国家劳动保障部社保中心确定为全国社保系统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成员,先后赴湖北、河北、吉林、辽宁、大连等省市做巡回演讲;20年来,我市的养老保险经办工作创新不断,先后获得国家劳动保障部、部社保中心以及省、市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的各种表彰和奖励80余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打造出了郑州社保“品牌”。
二十年风风雨雨,二十年不懈探索,郑州社保人用心血和汗水书写了我市养老保险事业的美好篇章。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在全市广大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支持下,郑州的养老保险事业必将在构建和谐郑州中再现辉煌!